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糖尿病教育及饮食指导,每日摄入优质蛋白0.8g/kg;
药物治疗:①胰岛素控制血糖<8.0mmol/L;②其他治疗:首选钙离子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服用他汀类药物,水肿者酌情给予利尿药物,复方丹参活血化瘀。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生理盐水150ml静点,每日1次,低分子量肝素2500单位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
黄芪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最常用的中药,其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益卫,利水消肿等功效,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实。
其主要的成分有苷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降血糖,调节脂类代谢,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肾血流,有利于减轻脂质在肾小球的沉积和清除过氧化物,促进肾小球基膜的修复,显著改善尿蛋白的排泄,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黄芪可改善多种疾病状态下的水钠潴留,能够降低血钠,改善血浆渗透压,提高尿渗透压及尿钠,此外,黄芪还有促进肝脏合成血浆白蛋白的作用。
低分子量肝素是普通肝素的衍生物,分子量为4000~6500道尔顿。因分子量小,抗凝血因子Ⅹa和Ⅱa活性的比例增加,不易被血小板第Ⅳ因子灭活,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高,在血管内皮细胞内转化一种更具活性的肝素,促进内皮细胞产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能选择性激活凝血块中的纤溶酶原,使其转变成纤溶酶,溶解肾内微血栓,改善肾血流灌注。在病程早期应用还可以通过修复肾小球基膜电荷屏障而减少尿蛋白漏出。国外尚认为低分子肝素可抑制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
因此,大剂量黄芪联合低分子量肝素在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治疗中,在减少尿蛋白漏出,改善低蛋白血症,消肿利尿方面有可靠疗效,故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进展速度有积极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