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共 46 条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 每页显示 20 条 | 共 3 页 | 1 2 3
|
知识库:什么是
糖尿病肾病
|
|
【概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增加,从而肾脏及其它并发症也增加。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人正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在美国,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为35%-38%。Ⅰ型(IDDM)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比例较高,约为35%-50%,Ⅱ型(NIDDM)发生率约20%左右。但由于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病人发病率远超过Ⅰ型,故在糖尿病肾衰透析患者中Ⅱ型病人占70%-80%。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学文献中,既属消渴病,又归属于肾病范畴内的水肿,尿浊,胀满,关格等疾中,病机则以肾虚为主,初期精微外泄,久则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甚则浊毒内蕴,脏气虚衰,易生变证,总属本虚标实之病。 【临床表现】 (1)肾外表现: 典型患者有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皮肤瘙痒等症状,轻者也可没有症状。早期糖尿病肾病,不一定都伴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但发展到晚期,则常伴有①心血管病变,如心力衰竭或心肌梗塞。②视网膜病变,如眼底出血、血管硬化等。③神经病变,如累及植物神经时,膀胱反射功能减退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2)肾脏表现: 1)早期肾功能改变: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滤过分数也增加。 2)蛋白尿:常为本病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由早期的微量蛋白尿、间歇性蛋白尿发展到后期持续性蛋白尿,直至出现肾脏器质性改变。出现肾功能衰竭,其病程一般为10—15年。早期肾功能可无明显减退,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可逐渐增加,出现管型尿及红、白细胞,肾功能则缓慢减退。 3)肾病综合征:严重的肾小球硬化可出现大量蛋白尿(>3.5g/24h)和低蛋白血症、水肿等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常伴有血压升高和肌酐清除率降低。90%以上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据统计,出现肾病综合征者在4年内将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很少有人存活5年以上。 4)肾功能改变:糖尿病后期约50%一70%的病人有肾功能损害。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病人,其肾功能呈进行性恶化,约25%糖尿病后期病人发生终末期尿毒症。 |
|
找专家咨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请点击: 伊问医答咨询 |
|
糖尿病肾病治疗网赞助商内容展示... |
|